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重拾中华经典,复兴中华文化
作者:教研处  文章来源:安徽语言文字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4 16:33:13  文章录入:教研处  责任编辑:jxzx

重拾中华经典,复兴中华文化  

         ——王登峰接受《语文建设》杂志记者李节专访   

              (文载《语文建设》200878合刊)  

近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断受到学术界和普通百姓的关注。小学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中学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等选修课,大学公共课里讲经史子集。社会上也先后掀起了《论语》热、《三国》热等讲读文化经典的热潮。在中国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的形势下,国家语委、教育部于2007年推出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全国9个省市进行了试点。200832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又联合发出了《wap.sports918.com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国语〔20081号),要求开展以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四个传统节日为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作为这两项活动提出创意的部门和发起单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出这两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国家语委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是怎样的,为什么将中华文化纳入语言文字工作的范畴中?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  

  者:一般人都知道国家语委的工作是跟语言文字相关的,但具体有哪些内容则不是很清楚,首先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国家语委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登峰: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明确界定的,就是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推行规范的汉字。从国家语委的工作格局来讲,语言文字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就是针对四大领域,即党政机关、教育系统、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的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工作。面对公众个人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提高,我们过去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是包括个人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提高,目标是为了实现每个人都能用普通话顺畅的交流。比如说教育系统通过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实际上是提升受教育者的语言文字水平。相比较而言,我们过去的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四大领域,对于提高每一个人的语言文字水平可能相对来讲做得工作并不是很多。而且,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新形势,也就是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极大扩张,由于人员流动加快,客观上也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同时由于外文的加入,使得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了。在这样的一个新的背景下,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要不要推广,要不要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推广和如何更有效推广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  

  者:请问语委创意和发起“中华经典诵读”、“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王登峰:在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当中,如何去提高公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关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语言文字工作很重要,但是也很容易被忽视。现在的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语言文字工作又确实是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尊严,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传承的问题。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提升公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关注。  

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就是语言文字工作跟文化热相结合的产物。这是国家语委新推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时我们希望倡导大家去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诵读经典既推广了普通话,又可以让诵读者得到朝廷文化的熏陶,可以说是一举两得。2007年已有天津、山西、辽宁、江苏、山东和甘肃等10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广泛好评。  

当然,这样的诵读只是一个开始。要了解中国文化,还需要做更多实质性的工作。如果人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自然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自发地去寻经索典,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入。正如我们提出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主题一样——“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学习普通话与规范汉字的过程,也是人生受到传统文化浸润的过程,更是重拾经典、复兴中华文明的过程。  

记者:将推进“中华诵”和“中华赞”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不是意味着语委工作思路的变化?  

王登峰:确实如此。语言文字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模式和途径,包括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普通话测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随着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变化,需要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思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首先,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价值,总结起来就16个字:“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个人成长”。我们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事关民族团结,语言文字工作和文化密不可分,做好这项工作跟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情趣、成功和成就都跟他的语言文字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还涉及个人的成长。  

其次,语言文字工作从主要的侧重语言文字工作四大领域,转变为部门、机构和公众并重,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坚持以前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工作方法,同时也要把眼光更多的投注到通过我们的工作去有效地提升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也就是说要关注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健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测评标准。作为国家语委来讲,首先要制订和健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标准,而且要把这个标准推行下去。我们现在已有的像普通话水平测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反映的是能不能用通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同时语文能力还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话水平的问题,还包括汉字使用的情况,言语交流的情况,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能够用很简单的话语把一个想表达的意思清楚的表达出来,能够准确的了解别人讲话的含义,等等。  

第三,语言文字工作要从主要侧重工作本身,就是推广普通话,推行汉字这项工作,转变为既注重工作,同时还要营造吸引力。我们过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宣传做得不够,公众不了解,现在我们需要提升吸引力,其实就是提升公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关注,就是要借势和造势,要形成话题和热点,要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要去制造一点“事”,这个不是制造事端,不是制造麻烦,而是要制造话题,要成为舆论在某一个时间段里面高度关注的话题。今年借助四大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这样的一个契机,推出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这个信息发布以后,三天以内网上的有关信息达20多万条,差不多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这个消息,在网上的留言也很多。语言文字工作能够形成话题,能够形成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工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从主要侧重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转变为推普和推行规范汉字与传承文明并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我们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其实也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弘扬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语言文字工作其实是可以大有可为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字的工作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完全能够结合起来的。这样我们的工作既受到了公众的关注,也跟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政府要大力推进的工作有机会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的环境。去年我们做经典诗文诵读有九个省市参加,今年将要推出的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媒体反应非常热烈,中央领导同志也专门作出批示,指示要认真组织,切实落实。  

  者:您认为语言文字工作与中华文化传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王登峰:实际上,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洋人教我们外语,教的是他们的文化,我们要教外国人学中文,也要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最近我们正在跟汉办联合做一个项目,就是把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视频,通过其他的资料能够做成外国人学汉语的一个辅助的教材。我们现在正准备做二十四节气,另外像阴阳五行,像中医的一些观点,都希望做成这种形式。为的还是要传播中华文化。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的关系,既然我们教外国人中文的时候要把文化放在里面,外国人教我们语言的时候也要把文化放在里面,那么我们自己本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跟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这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学好、用好自己的语言,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以会说粤语为荣,很多城市都办了广东话的培训班。很快的又以会讲夹杂外语的话为荣,一句话非得要给你加一个英文词。现在这两种情况都不多见了,随着这两种情况都不多见的是什么?是我们富了,我们觉得自己强了,因此,语言确实反映了一个人的自信,特别是文化的自信。  

  者:“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确定的主题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请问“雅言”是指什么,“经典”是如何确定的?  

王登峰:“雅言”指的是普通话。举行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同时通过号召全民诵读中华优秀的经典诗文,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不光推广普通话,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步骤。  

我们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一套共8册,分别针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离退休老人以及外国留学生,从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诗文中选精撷粹,供他们阅读、学习,并组织进行诵读比赛。  

  者:媒体上经常有声音批评国民语文能力下降,请问您认为诵读经典和创作诗词歌赋对于提高国民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将起到什么作用?  

王登峰:诵读经典、创作诗词歌赋对语文能力的个人修养的提升作用显著。从语言文字工作的角度来看,对语言文字工作光关注还不行,还应努力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在小学生的语文课程标准里面讲到,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要会“写话”,把他们想说的话写出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让每一个人参与到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大家想表达的思想观点,写下大家都想了解的观点,写下可供人们欣赏和把玩的思想观点,就是让公众写东西,提升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中华赞—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也是希望能够达到全民参与,全民评定,还要举行全国的比赛。具体就是以四大节日为主题,写一幅对联,写一首打油诗,写一篇散文,写一篇赋,经过初选以后我们可以全部放到网上去。大家都来看,看完了以后进行评选,然后投票,最后我们再搞一个全国的比赛,选出每一种文体的优秀的篇目,这个篇目我们可以去出版,也可以推荐到中学语文课本里去,也可以请作曲家谱曲,也可以请书法家撰写,以各种方式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这里面的核心就是提升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这是从提升应用水平来看,也是我们现在语言文字工作可能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的一个方面。  

另外还有一个提升公众的文化情趣和个人修养的问题。我们有时候遣词造句、用语用词不那么文雅,其实一个人的文化情趣和个人修养跟一个人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功力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诵古人书,咏古人文,或者是近代文学的华章,是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文化味,而且可以使公众的心理在文化的滋润中得到精神的升华,文质彬彬的民族特性就会被唤起,被发扬,这是一项值得大书特书的文化推广复兴活动。有人说,没有文化滋养的民族注定只是一个野蛮的民族,而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出现了一些与野蛮靠近,与文明远离的怪现象,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没有传承好我们深厚而博大的传统精神文明。这充分说明,多读一点经典诗文对提升我们的精神修养,个人修养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者:请问国家语委对这两项活动的具体开展有哪些指导和建议?  

王登峰:除在四大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分别推出专题诵读晚会外,在春节还要举行全国的诵读总决赛。中华赞也是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题做征文和象征物的征集。我想,征文不论写什么东西,要求第一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第二,要梳理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着的文化的基因是什么,第三,在现在我们来过这样的一个传统节日,应该如何面向未来,赋予传统节日时代的新的内涵。wap.sports918.com象征物的征集,们能不能也做一个新的民俗,比如说清明节两个主题,一个是怀念先人,一个是踏青。清明怀念亲人可以用鲜花来表示,踏青也要看草木茂盛,那么我们能不能征集一个“清明花”,大家来投票,看看哪种花更能代表清明的节日的气氛。到了端午是草木旺盛的时候,以草木为主题挑一个。中秋是果实累累的时候,我们选一个中秋果。这些就使得传统的文化有了现代的意义,同时通过我们的诗词歌赋的征集能够梳理传统节日在历史、现代和将来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  

   者:在中小学,“中华颂”和“中华赞”活动是通过与现有课程有机融合的方式实施的,利用语文课、思想政治课、班会、校本课程、兴趣小组及课外活动等渠道开展活动。请问,国家语委会不会在合适的时候考虑向教育部提出建议,将中华文化的内容单独设立课程?    

王登峰:中华文化的内容自成体系、博大精深,需要毕生去学习和实践。在中小学课程中,很多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已经包括进去,例如古文的到学习、现当代文学精粹的学习等。如何更系统地把中华文化的内容纳入、融合到中小学的课程中去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的开设课程的问题。就语言文字工作来讲,其实有很多工作值得注意,如要求中小学生交作业用手写而不是计算机打印,让他们学习硬笔书法和学习写毛笔字,注重朗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等等。另外,自然、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等课程也应注意更多关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这些方面作起来可能相对更容易一些。  

  者:您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修订组专家之一,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华文化热对语文课程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  

王登峰:高中的语文课程、高中生的语文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将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的水平。中华文化热一方面会促进高中语文课程在内容上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诗文,以及中国文化中思想性强的内容,但另一方面也不应降低对基础性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训练。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顺畅传递信息、减少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样是高中语文必须承载的重要使命。  

语文教师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不同内容的关注。老师们除需要明确语文课的总体要求并戮力实践以外,应更多地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入手进行针对性教学。换言之,老师首先要在文化、文明传承与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之间找准平衡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向文化或应用方面倾斜。这客观上增加了对语文老师的要求。  

  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