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对于掌阅科技公司董事长成湘均来说,当然是阅读,他的目标是10年后让青少年的阅读量是现在的5倍。近日,数字阅读品牌掌阅在京推出了国内首款专注于青少年阅读的内容产品“掌阅课外书”,这部内置了2万多种中外名著的阅读器,旨在解决老师、家长和孩子们wap.sports918.com阅读的困扰,提升青少年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
成湘均说,虽然课外阅读越来越受重视,但在青少年形成阅读习惯的路上也存在八大痛点,包括孩子没有兴趣读书,不知道给孩子看什么,内容不合适,想看的内容没有,偏远地区图书资源匮乏,名师名家资源稀缺,便捷性不足、花费不菲,家长老师无法伴读。这些都阻碍了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在目前中考和高考日益加大阅读理解比重的情况下,青少年的课外阅读已经从个人自由选择的良好习惯演变成了准必修课。一个在阅读能力和阅读数量上有欠缺的孩子,必然会在考试中加大失分的可能;反之,爱阅读的学生更容易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教育专家李稚田表示,高考750分中,有500分与阅读能力有关。全国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表示,目前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已从课文中划分出略读篇目,引导学生自主性阅读和泛读,初中则将原来的精读改为教读,旨在将不同课型区分开来,让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节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好的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统编教材重视将阅读往课外延拓。”他建议中小学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的同时关注自由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兴趣自由挑选,进行个性化阅读。他强调,学习语文,读书很重要。他将统编新教材的特点概括为“读书为要”,称“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以2018年北京高考为例,语文经典阅读考查篇目从6部增加至7部,新增《论语》;今年的阅读篇目题材也十分丰富,既有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反映科学技术进步最新成果,也有取材于《荀子·强国》《吕氏春秋·察微》《论语·先进》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阅读、文学类阅读等。自2013年开始,北京高考语文卷逐渐加大了阅读考查的比重。此外,全国卷Ⅲ语文科目中的阅读题材料节选于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微纪元》。刘慈欣表示,“年轻人的未来感是很强的,我相信高中生是能够理解科幻小说的。”而全国卷的语文阅读材料的总字数超过8000字,不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答完。
但我国青少年的课外阅读因种种原因,仍有待加强。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书也没读过(包括纸本书和电子书)。在这批00后的被调查者中,有12.2%的人在2017年里除了课本以外,无论是纸版书还是电子书一本也没读过;而全年读过1到5本书的占38.8%,6到10本的占21.5%,11到20本的占14.2%,读书超过20本的则有13.4%;即年阅读量超过5本的不到50%。而从平均值来看,每人在2017年里平均读了13本课本以外的书籍,这说明我国00后一代的阅读量均衡性不足,差异性明显。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我国中小学生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好了解,但古诗文诵读能力相对较弱;虽养成了基本的阅读习惯,但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总体偏低。
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另一问题是地区差异明显,城乡严重不平衡。北京等发达地区学生课外阅读量较高。团中央直属网站未来网对北京中小学进行的课外阅读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达到1小时,表明阅读已经成为北京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被问到阅读是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初中组有97.7%的学生表示肯定,只有2.3%的学生认为阅读并不快乐。在初中组,94.5%的孩子认为课外阅读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学组,有83.9%的学生也这么认为。
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显示,超过71%的中西部乡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20%乡村儿童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目前全国青少年课外阅读整体不足,且地域差距较大,如何满足不同地域青少年阅读需求、提升中国青少年课外阅读率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