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科技人才的头衔、称号问题引发热议。据统计,有关部委实施的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80多个、省市部门和高校实施的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数以百计,其中,以江河、山川命名的就有近百个。这些人才项目和学术头衔,在提高科研工作地位、吸引和培养学术人才、促进国家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常言道,过犹不及。人才头衔和学术称号泛滥之时,正是我们反思人才评价方式、系统优化人才头衔之日。
从人才评价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各类人才项目在遴选标准和评价方式上大多强调学术产出,且多以短期可见的成果为依据。这种激励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诱使科研人员过度关注论文数量、评价指标,片面追求快速产出的选题方向,难以平心静气、沉潜治学。另一方面,对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评价往往又“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这种片面的“数帽子”方法,进一步加剧了高校间抢挖人才的短期行为,加剧了高层次人才无序流动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第四轮学科评估改革人才队伍评价方法,探索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由专家综合考虑教师水平、队伍结构、国际影响程度等进行评价。在代表性骨干教师中,强调对科研团队的整体评价,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的评价,以此凸显学术团队结构性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评价规则上还强调科研成果需按“产权单位”进行认定,不随人移。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上的改革,推进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注重衔接有序、结构合理,鼓励青年优秀人才沉潜为学、宁静致远,而不将目光仅仅放在引进“戴帽”人才之上。采用新的人才评价方式,旨在引导高校或科研机构引育并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学术水平突出、潜心学术探索的科研人才队伍,同时,促进高校良性竞争和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讲,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类人才项目、学术头衔、荣誉称号,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条块分割、重复交叉现象,造成国家科技资源浪费、低效等问题。不同高校、省市、部委的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看似“段位”清晰,实则在目标定位、遴选对象、组织程序和成果导向上存在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要求,却让不少科研人员疲于填报材料、时常应付答辩,甚至不得不“走后门、拉关系”。这种学者追逐“头衔”、单位看重“帽子”、肆意抢夺“人才”的社会氛围,可能已经偏离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的初衷,甚至导致学术品性、思想和创新的迷失,造成本末倒置、名实不副的不良后果。因此,建议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充分考虑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系统优化由不同部门和不同地方所推出的人才项目或学术头衔,加强协同、形成合力破解人才项目和学术头衔泛滥的困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改革科研人才评价方式,系统优化人才项目和学术头衔,事关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改革方案,逐步建立国家科技人才项目体系,切实做到改革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