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今年高考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学校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可到省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成绩单。
不公布高考成绩,江苏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近几年,辽宁、山东、广东等地已经这样做了,赞成者众多,质疑者也不少。至于全国层面,目前并无这方面的统一规定,只是教育部一再强调不要炒作高考状元。
不公布高考成绩具有良好的初衷,这一点毋庸置疑,若论其利,理论上可以列出一长串:淡化高考“唯分数论”,保护考生隐私,遏制生源大战,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尤其是保护考生的隐私,相信会受到那些低分考生的欢迎,此举也因此极具人性化意味。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公布高考成绩有其利,但也有其弊。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需要更加审慎地加以权衡。
不公布高考成绩之弊,择其要者,一在于不能满足考生的知情权。高考是一场激烈的竞赛,作为竞赛的参与者,每个考生都有权知道竞赛的结果——不单单知道自己的成绩,还要知道“对手”的成绩。特别是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根据“对手”的情况、总体竞赛成绩作出判断和选择,这涉及考生的切身利益。
二是可能对高校录取工作造成困难。前几年有报道称,因一些省份不再公布高考成绩,并停止向高校提供高分考生名单,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招生组不得不赶赴各地了解高分考生情况,或呼吁高分考生主动与招生组联系。
三是让高考录取的透明度降低,可能导致暗箱操作。这是最让人担心的,也是不公布高考成绩的最大弊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阴暗潮湿的角落难免滋生腐败,高考成绩由省里统一掌握,连市里都不了解,民众更是不知情,谁能保证不会出现违规录取、徇私舞弊?至少人们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和猜疑。
毫无疑问,人们对高考的最大关切是公平公正,这是高考之“本”。相比之下,公布高考成绩带来的问题则是“末”,不应该为了“末”而损害高考之“本”。为了保证高考录取的公平性,有必要将高考录取置于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而监督的前提是公众拥有知情权,高考成绩是保证录取公平的关键信息,不应该变成机密。
此外,对于公布高考成绩带来的问题,也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应当认识到,高考“唯分数论”(按分录取)恰恰是公平公正的体现,而且,先有应试教育和高考“唯分数论”,然后才有社会舆论对高考成绩的强烈关注,后者是前者之果,而非前者之因。将应试教育归咎于高考成绩公开,恐怕是一种因果倒置,甚至有掩耳盗铃之嫌——难道不公布高考成绩,高校录取就不“唯分数论”了?就不搞生源大战了?人们对高考成绩就能淡然视之了?应试教育就能销声匿迹了?
事实上,虽不公布高考成绩,但今年江苏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已经出炉了,各市的状元大家都知道了,各学校的高考成绩也已经统计完毕了。这说明,不公布高考成绩,实际作用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