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去一周,考生和家长又为填报志愿忙碌起来。如何在短时间内筛选有效高校和专业,一些报考辅助机构和填报志愿APP成了家长的“救命稻草”。据《北京晨报》15日报道,记者从几家服务机构了解到,一对一辅导便宜的1万多,贵的高达4万元,但“天价”也挡不住家长的热情。
法制晚报:多方缺位催生“天价志愿”
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也都是蛮拼的。但一个高考志愿咨询便要4万元,实在贵得有些离谱。
家长及学生重视高考志愿的填报,慎重选择今后的职业,是一种理性态度。有多少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同,可能大学几年,都是在一种厌烦与苦恼中度过;而有些学生选择的专业,或并不适合自己发展,或走出校门后难以就业,导致毕业即失业。这些都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作长远规划,要理性而全面地评估自己。
但现在市场上的很多高考志愿咨询服务,不仅收费畸高,而且泥沙俱下。如有些机构虚构出自己是获奖机构,但在民政部却查询不到,只不过是商家虚构出来忽悠家长及学生的花招。这些有偿咨询机构,往往把自己描述得很专业,所以收费才会这么高。但实际上往往言过其实,分析并没有科学依据。
如何进行志愿填报,给学生一个好的发展前景,不应仅仅是学生及家长的事。家长们重视志愿填报,好处在于对于上大学更加理性,而不盲目跟风,不盲目追捧名校。家长们寻求咨询,也是因为他们对于学生的前途较为茫然,而现在大学参差不齐,让家长们也拿不定主意,怕一些大学的招生,不过是给学生“挖坑”;同时,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都让家长及学生变得更谨慎,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己拿不定主意,宁愿多花钱给咨询机构。
高考志愿填报乱象是由多方责任缺失“催生”的,不能怪家长们太傻,需补牢几方的责任缺位:一者,学校需要多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咨询,而不能当“甩手掌柜”,认为与己无关;二者,高校更应该提高教学水平,努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教学内容多与社会需求挂钩,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变为特色办学,免却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三者,需要规范有偿咨询机构,对于天价教育培训机构乱象,需要监管部门给力,加强审核监管,避免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咨询名义招摇撞骗;四者,不管是高考志愿填报,还是上辅导班等等,家长都不要头脑发热,并不是一味砸钱就能带给孩子们好的未来。
南方网:开发权威大数据迫在眉睫
对于天价志愿填报,有认为物有所值的,有认为收费太高的,有认为不太靠谱的,还有上当受骗的……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报考辅助机构,以及填报志愿APP,一年比一年多,收费一年比一年高。在持续走“热”的背后,更反映出,报考辅助有市场,且有很大的需求。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在上千所大学、数千个专业中,选报一个适合的志愿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有权威的志愿填报服务,面对众多考生,其“服务”或“指导”的质量也会打“折扣”。尤其面对《填报指南》时,光看学校以及专业的名字已经让人看得眼花,更不要说逐个了解各个学校和各个专业情况了。因此,在“分数考得好”不如“志愿报得好”的思维支配下,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一个简单、快捷、准确、权威的“填报指南”。而一些报考辅助机构和填报志愿APP,就是看准了这一商机,顺应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开发了所谓的大数据,才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甚至追捧。
所以面对“天价”志愿填报咨询的持续火爆,以及报考辅助机构和填报志愿APP鱼龙混杂的现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报考辅助机构和填报志愿APP的监管,防止夸大宣传,误导学生和家长,对非法报考辅助机构和填报志愿APP坚决取缔,防止学生和家长受骗上当。另外,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开发一套权威的大数据,并免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当然,即使有了全国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但是,全国有了这样一个填报志愿大数据,起码能让学生和家长少花冤枉钱,以及避免少上当受骗。真希望明年的今天,“天价”志愿填报咨询不再成为新闻。
长江网:多些沟通 比天价辅导靠谱
家长对报志愿并不是很懂,现在报志愿的“套路”也和几十年前大有不同。个别家长为孩子报天价志愿辅导班单纯是为了想省事。在他们眼里能用钱解决的事情“砸钱”即可,既放心又省事。志愿辅导培训机构正是把握住家长的这种心理,为各个阶层家庭“量身定制”,设立少则千元,多则万元的辅导项目。但也有不少骗子寻到“商机”,骗取对填报志愿一无所知的家长们的钱。
报志愿关乎孩子的未来,重要的决定还需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研究和协商,而非简单粗暴的“砸钱”报志愿辅导。孩子不需要动辄万元的高考培训班,不需要3999元的高考房,也不需要高达4万元的志愿辅导,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与陪伴,需要和父母沟通,需要父母的理解与教导,而非简单的扔到各种“培训机构”。
在笔者看来,天价“高考志愿辅导班”是应试教育下的衍生物。“一考定终身”是不少老师和家长的想法,无非就是高考成绩好就可以上个“名牌大学”,出来后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家长自然要为了孩子能进个相对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绞尽脑汁”,商家也把报志愿当成自己的“摇钱树”。
最后,希望家长能理性看待报志愿,多陪伴、关怀孩子,比报天价志愿培训班要重要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