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其职能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属性。但是,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一直没有改变。纵观世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都与重视教育和人才密不可分,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腾飞的基础和前提。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双一流”就是要在中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国家培养一流的人才,做出一流的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一流的影响。最根本的是大学要为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培养栋梁之材,这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
一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高等学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要培育学生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求是的科学精神、求真的探索精神和求实的奋斗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更加客观理性地审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发挥教师育人主体作用,使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多方面的工作形成合力。要引导教师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努力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关键靠人才。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注重塑造学生优良的内在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要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对接国家及行业需求,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将前沿理论、先进技术、现场问题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平台建设,推进产学融合,增强科研实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更多开放有效的教育平台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国家培育创新新苗。
三要注重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呼唤。高校应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力度。要积极吸引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在中国汇聚,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在国际坐标系中审视和评价我们人才培养的体系和质量。要大力拓宽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交流渠道,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联合培养、访学游学、海外实习等多种方式,拓展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了解国际惯例,培养国际化思维和能力。要按照国际标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认证,构建国际化的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加大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同时鼓励现有教师赴国外研修交流,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