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A:“我对今天教研的内容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也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教师B:“今天这位老师阐述的观点我没理解。”
教师A:“你没理解,为什么不提问呢?”
教师B:“我觉得你们都懂了,我就没好意思问。”
教师A:“其实我也没怎么听,感觉自己用不到。最近我班里有很多事需要做,会上一直想着这个月的班级环境布置要怎么做呢。”
教师B:“你们都没问,我也就没问。”
在幼儿园教研中,教师主要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但由于每位教师的“心智模式”具有差异性,就会出现如上述教师对话中提到的“对其他教师陈述的观点我不能理解”的现象。教师的认知方式不同、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技巧,都会导致教研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教研过程中,当遇到沟通不顺畅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反思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没有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是否真正听懂了别人的观点,有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掌握反思与探询的技巧
研究“行动学习”的专家指出,反思与探询是使人变成终身学习者的技巧,即“在行动中反思”,因为进行行动学习的人不仅能够边做边想,还能够边想边做。“反思”能让教师发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够与“自我”进行对话,发觉自己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探询”则是学习如何与其他人进行互动,理解别人的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掌握了反思与探询的沟通技能,就可以减少教研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的分歧或冲突,还能解决教师“怕说错而不敢张口”“人云亦云”等现象。既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又能改善教师在教研时的互动方式。
克服惯性思维。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克服片面理解问题的惯性思维。在教研过程中教师容易凭借自己的经验,片面地理解某个问题,这种直接从观察跳跃到得出概括性结论的过程,是教师将自己的臆断当成事实,视臆断为理所当然而没有进行验证,这有碍于教师在教研中的学习。幼儿教师要在教研中反思自己的惯性思维,仔细分析其他教师提出的观点,经过思考后再作出判断,而不是片面、主观地想象出结论。
善用“左手栏”。教师在记教研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在纸中间偏左的位置画一条竖线,在线的右侧记录教研的实际对话内容,线的左侧即“左手栏”写出自己在对话中想说却没有说的内容。“左手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为什么没有在教研中表达真实想法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经常因为缺乏自信心,而在讨论时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教师在教研中不能坦诚地说出内心真实想法,只是绕着问题说一些客套话,这对教师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是不利的。教师之间存在观点分歧是正常现象,所以应该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分歧,才能清楚而诚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
兼顾辩护与探询。“辩护”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观点,“探询”是为了理解彼此的观点,“辩护”与“探询”的技能可以帮助教师在教研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静下心来询问别人的真实想法。在教研中,教师们难免会针对某个问题争论不休,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有时教师在争辩时会显得态度强烈,教研的氛围就会因此变得尴尬,甚至讨论不出任何结果。这时“探询”可以帮助打破尴尬,询问对方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观点,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后,进而开始讨论,这样更利于共同学习和进步。
练习进行深度汇谈
讨论是教师在教研中针对他人提出的不同看法加以辩论的过程,是幼儿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深度汇谈则是教师在教研中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通过自由交换各自的想法,最终得出新的观点。深度汇谈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某位教师的观点,而是让所有教师都在教研中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进而在汇谈中得到升华。要成为一个持续学习的团体,这两种沟通方式都很重要,所以在幼儿园教研中,不妨让教师跳出讨论的单一方式,尝试着练习进行深度汇谈。
“悬挂”假设。悬挂假设就是让参与教研的教师将自己的意见“悬挂”出来,让其他人更容易了解其真实想法。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关键是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信任”就是指自己愿意并积极在同伴面前暴露出自己的感受、情感及自我的真实观点。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极力辩解,是人之常情,但勇于把自己的观点“悬挂”出来,接受大家的检验,才能让汇谈顺利进行。
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在教研的沟通过程中,为了能让教师将不同的思维互补,教师要视彼此为工作伙伴,进行深入的问题思考。教师的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教研讨论氛围,而且能消除有些年轻教师不敢陈述自己观点,或在有资历的教师面前不敢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等现象。当教师进入深度汇谈的状态后,教师会在其中得到一种更深入、更全新的学习体验,只有摒弃敷衍了事,才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及自身发展有帮助。
掌控全局的“辅导者”。教研过程中如果缺少一位“辅导者”,只顺着教师们的惯有思维,是很难进入到深度汇谈的状态中,年轻教师或比较内向的教师也缺乏一个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真实想法的勇气。“辅导者”可由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高校专家或教研管理者担任,其任务是在教研中帮助教师了解他们自己才是教研的主人,“辅导者”要时刻注意引导对话保持有效性,如果发现教师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有所保留,就要鼓励其勇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师针对某一现象作出相应的推论,引发大家讨论时,“辅导者”要维护好秩序。随着教师对深度汇谈的认识不断加深,“辅导者”也可由本园教师轮流担任。
在教研的过程中,深度汇谈是发散性的讨论,寻求的不是统一,而是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增加彼此的信任。给教研提供一个自由的讨论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师进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