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阅读到中国青年报一则题为《高校“尖子生”保研失败 只因不招非“211”推免生》的新闻,感慨颇多。不知何时开始,一些高校遴选保研学生,忽然抬高门槛——考生第一学历必须为“211工程”、或“985”重点高校,平添几分媒婆说亲,首先看是否“门当户对”的味道。让保研距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越走越远。
第一,过分注重“尖子生”出身弊大于利。从提高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率来看,在招收保研生指标有限额的情况下,设置一些门槛是必要。招收保研生一定程度上为了优中选优,但如果仅以考生就读高校的层次作为分水岭,未必狭隘了。虽然“门当户对”可保住招生高校的面子,但“一刀切”难免沧海遗珠。不妨大胆设想,如果马云读书那个年代国家实施了保研政策、学校也被划分三六九等,当他获得了保研名额,却进不了“211工程”高校,他的人生又如何书写?是他该失落,还是那些抬高门槛的高校该失落?
第二,“211工程”高校身份不是“免死金牌”,不可能代代永相传。当前国家正着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正是因为看到“211工程”、“985工程”等确实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往后更加强调动态调整、绩效评价。从新闻报道来看,已经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被取消。或许以后保研门槛会要求考生系出自“一流学科”的大学。对于众多高校而言,想让自己的“尖子生”不憋屈,就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冲击一流学科。
第三,保研不是“保险箱”,爱拼才可能会赢。以后拟申请保研的同学,就需要认真考虑、仔细权衡。如果自己想进的高校,坚持要求“门当户对”,不如索性放弃申请保研机会,一门心思参加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看能否通过考研逆袭。既然是“尖子生”就该无所畏惧,即便最终不能成功,全身心拼过一回也不用后悔。一方面,因为参加保研遴选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果最终不愿“将就”,再转而备考难免会非常被动。另一方面,与其自己浪费保研指标,还不如将保研名额让给有需要的人。
此外,“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MOOC时代、高铁时代,考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知名大学导师对话,甚至当面求教也不是难事。同时,众多微信公众号不断推送学术大咖最新的科研思想,向学之人总会找到入口。
|